我為大家介紹過好多華西人,講過華西故事,為好多華西項目寫過專題稿,今天我想走到臺前來給大家講講我自己,和與我一樣總是在幕后、鏡頭后、聚光燈照不到的地方為主角們鼓掌、歡呼、努力的華西綜合后勤人員。
講好一個華西人的故事
剛剛參加工作的我,每天早晨都會熱情洋溢的與同事們打招呼,同事們也親切的稱呼我為“嗨”妹。
“‘嗨’妹,來一下我辦公室”書記招呼著我“項目準備推出‘華西人’的報道,我們準備推出我們機電工長徐幼華(后稱徐老師),作為報道的主體人物,好好采訪一下,收集一下資料,寫個稿子出來。”這樣,我第一個開講的華西人開始提筆、蘸墨,娓娓道來。
我像個“小尾巴”一樣天天跟著徐老師,徐老師是一個身高1米9的大高個,他的步伐總是又大又快,長長的手臂舉起來就可以輕易開關檢查各種在高處的機電。我咬住牙、邁著我的小短腿、吭哧吭哧的跟著眼前的巨人,還一邊提問,一邊在小本子上飛快的記錄著。對徐老師的采訪與報道,讓我感受到華西的淳樸與踏實,工地現場就是需要去實地查看的,每一個電箱的排線也需要每日細致的檢查,才能保證項目的施工安全。對身邊嘰嘰喳喳問個沒完的我,徐老師也給我講授了許多機械知識,在他的鼓勵與指導下,我也拿到了機械員證書。
講完徐老師的故事,我發現徐老師身體力行的向我傳授了華西人的任勞任怨,細致肯干,三十余年如一日的兢兢業業,穿行在高樓間,理著一條又一條電線,纖絲萬縷的電線,鏈接著項目的生產節點,仿佛像巨人體內的血管與神經,為鋼筋水泥的驅趕輸送去能量。
做好一次創優奪杯的后勤
“嘉嘉,領地項目要勇奪魯班獎,我們相信你有這個實力,加入到我們后勤管理團隊中來,負責做好統籌協調與后勤保障工作。”這是我第一個真正“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創優奪杯的后勤工作。
魯班的評審是在19年的夏末,我和團隊的前輩們提著簡單的行李搬進了評審的賓館。魯班的評審,我們后勤團隊前期努力做好完全的準備,希望為到來評審的專家、我們參與評審的同事提供熱忱溫暖華西的服務。每天上百個電話的接聽撥打、調度車輛、人員,安排房間住宿,參觀線路等等等。現場評審的最后一天,我站在會議室的門外,聽著專家組對項目的認可,以及大家發出的陣陣掌聲,我也濕著眼眶跟著撫掌。現場作業人員頂著夏日高溫的全力整改,資料組細致的將過程資料再次梳理歸類,節點人員總是隨時背著項目講解要點的踱步,都是我們這個夏天努力付出的回報。
當我再次走出賓館時,秋風吹走了夏日的悶熱;我看著賓館斜對面的柿子樹結出了一個一個的果子。我笑著和同事們說著,這是事(柿)事如意的好兆頭,我們一定能評上今年的魯班獎。
果然,不出幾月,捷報傳來。后勤組的同事們雖說不去上臺領獎,也不做工作匯報,但是依舊高興的合不攏嘴,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與小金人合影,紀念這個創優奪杯的夏天。
我將繼續講好華西的故事,做好大家的后勤保障
20年的夏天,草池鎮羅家村社區工程施工一標段項目正式開工了,分公司將項目后勤保障的工作落到了我的肩頭,我頭一次獨立挑起了一個項目總的后勤統籌工作。從一開始的焦頭爛額沒有頭緒,到慢慢厘清思路,我努力適應著新的工作環境與不斷涌來的難題挑戰。
項目也在大伙的努力下有序的推進,在面試數個廚師、了解學習廚房用品購置后,協調處理污水排放、垃圾清運的事情等等瑣碎事情后,我也能經常心情輕松蹲在廚房和廚師聊聊今天給大家做點什么好吃的。
現在的我坐在項目的辦公室里,回到我熱愛并愿意奉獻自我的后勤崗位,噠噠噠的敲下這篇稿子,華西一定還有無數和我一樣在這個崗位上的人,現在也許正在養護著辦公區綠植,在食堂大汗淋漓的和廚師說著伙食話題,或者拿著馬桶搋子通著下水管道,和保潔大姐講解著衛生打掃要求,亦或者準備著明天的會議,一遍遍的核對LED上的會標,檢查PPT的錯別字和排版,整理會議室的擺放。天色將晚,我們要撫平工裝的褶皺,用最好的精神面貌去面對明天新的瑣碎卻重要的后勤工作。
當我在一次登山中,從口袋中掏出華西的旗幟沐浴在朝陽下的時候,我忽然明白了華西人都是裝著一顆赤子之心,正是這些不在意功名利祿的華西人,組成了這樣的中國華西。旗幟所賦予我們的精神早已植入心中,正是因為懷揣著這面綠色旗幟的力量,我們才是如此充滿熱情。
文/宋至嘉